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北京日报客户端 | 记者 王广燕
文房之中不只有笔、墨、纸、砚四宝,更有绚丽多彩的文房清玩。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载体,其背后映射着中华民族千年来的文化观念和文明意识,承载着民族基因中对美的感知、对生活的态度、对世界的思索。7月6日,“赓续文脉——中国文房艺术展”在中国工艺美术馆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正式开幕,展出古代及当代文房器物600余件/套,引领观众走近中国文房的“前世今生”,感受中国文房艺术之美。
战国时期的楚笔、明代的竹根雕童子牧牛笔架、清代的紫檀葡萄叶形笔觇……此次展览由展示传统文房之美的“历史”、展示当代文房精品的“赓续”两大板块组成,跨越古今书房的时空界限,展品涵盖哲学、美学、家居、音乐、香道、养生等诸多领域。借由对文房事物的呈现,讲述中国故事的新篇章,探寻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的积极意义,唤起大众对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与思考。
展览中的一件件文房清玩,还原出古代文人生活中陶冶情操的闲趣乐事。投壶游戏源于春秋战国六艺之射礼,在古代文人士大夫中广泛流行。《礼记·投壶》中记载:“投壶之礼,主人奉矢,司射奉中,使人执壶。”展览现场展出了明代的鎏金铜投壶、剔犀酒杯等展品。博、弈是文房中较为普遍的游戏,战国的玛瑙六博棋子、隋唐的玛瑙双陆棋子、明代的黄花梨双陆棋盘等展品也在展览中亮相。
“大家对毛笔都不陌生,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毛笔是怎么做的。一支毛笔要经过一百多道工艺才能制作完成……”在展览现场,北京京华毛笔厂厂长、中国文房四宝协会会员武京生在展示毛笔的制作技艺,吸引了许多观众围观。今年67岁的武京生,迄今已从事北京传统手工制笔工艺50年。“水盆工序是笔头制作中最为重要的工序,是将笔头从散毛状态制作成笔头的过程。”武京生说道,以往他多次在老年大学、职业学校里展示毛笔制作过程,而到博物馆里面向观众讲解还是第一次。“中国汉字的书写离不开毛笔,希望更多年轻人能够了解这项传统技艺。”
此次展览还展出了众多创意十足的现代文房工艺品。一件苦瓜造型的砚台造型惟妙惟肖,打开砚台盖,里面还有雕刻的苦瓜种子。“皖南村居图”笔筒在圆筒形的竹筒上,立体雕刻了数十位人物,令人啧啧称奇。还有将残碑改造成的砚台,其上保留着古色古香的铭文片段,余味无穷。
“文房是文人士大夫们诗意栖居的一方空间,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,也展示出使用者内心的世界。”展览策展人、中国工艺美术馆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说,在此次展览中,观众既可以了解到逐渐消逝的文房传统,也能看到正在生成的新的文房文化样态,感悟到文房所承载的优雅而古老的人文精神仍在不断融入当代生活。展览由中国工艺美术馆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联合主办,将持续至8月6日。
Copyright © 2015-2023 华夏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37 联系邮箱:435 227 67@qq.com